3Q中文网 > 镇军将军 > 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击

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击

3Q中文网 www.3qzone.in,最快更新镇军将军 !

    面对各地的求援,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总司令布柳赫尔现在被困在赤塔城内,无力顾及城外的白俄匪患呢!哪有能力来救援,其实皮萨列夫真正求援的对象是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总司令助理即主管西伯利亚地区的绍林,他手里可还有个西伯利亚军区呢!

    结果,绍林并没有派来一兵一卒,只是给予了命令,在敌我情况不明时,向唐努乌梁海地区靠拢,争取得到苏俄西伯利亚军区的支持。因为西伯利亚军区再也经不起一个师的损失了。远东地区现在就像是个大泥潭,日本人本来已经被苏俄人压缩的空间,在苏俄抽调兵力回援赤塔以后,又突然发起了新的攻势,打的手里无兵的远东军节节败退。绍林现在已经开始不再是担心乌纱帽的问题了,而是担心自己的小命了。

    那个唐努乌梁海,它原来是外蒙古的一部份,但于外蒙古闹独立时,被苏俄侵吞。后世唐努乌梁海仍然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份,被并入西伯利亚联邦区域。

    整个唐努乌梁海地区,地处外蒙古西北部、西伯利亚以南,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是位于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图瓦人占该地人口的77%。图瓦人系蒙古族的一支,明代称兀良哈人,后来迁徙至唐努乌梁海地区,改称为图瓦或土瓦人。但他们所说的图瓦语却是属于突厥语族而非蒙古语族。

    唐努乌梁海被苏俄人侵吞之后,计划着瓜分为三个部分: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以西属于阿尔泰共和国的部份,以及蒙古的库苏古尔省。但由于后两部分事实上已没有了唐努乌梁海的痕迹,因此,后世通常所指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质上是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但自从徐树铮撤出后,1920年,唐努乌梁海再度落入苏俄人之手。1921年,苏俄在唐努乌梁海扶值成立“图瓦人民共和国”,蓟县政府不予承认。后世1941年,苏俄指示“土瓦人民共和国”参加苏德战争。1944年10月,“土瓦人民共和国”通过决议“加入”苏俄,改名“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唐努乌梁海自此正式遭苏俄吞并。

    1921年苏俄虽然在形式上放弃对图瓦的占领,但当年8月14日,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时,在外蒙境内的蒙古人民军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人民军可是半点损失都没有,所以他们还大摇大摆的跑到蒙古境内接应第5师皮萨列夫他们。

    如此大的动静,当然,瞒不过各路追击的蒙古王公。要知道追击也是一门学问,赵云就从没指望过这些王公真的去和苏俄人死磕,事实也正如赵云所料,这些蒙古王公一直护送皮萨列夫他们出了蒙古就调头往库伦去了。结果师皮萨列夫耍了个花枪,看到身后追兵已退,又再次入境,占领了哈尔乌苏湖、吉尔吉斯湖等地,窥视乌里雅苏台。

    皮萨列夫甚至亲自领兵出征科布多城,可谓是气势嚣张。

    科布多城,又称“吉尔格朗图”。东接喀尔喀蒙古的扎萨克图汗部,有驿道直达乌里雅苏台,西通塔尔巴哈台(治今塔城)、伊犁,南通迪化、巴里坤,北邻唐努乌梁海,西北与俄罗斯接壤。人口1.8万。

    雍正九年(1731)在布彦图河畔筑科布多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扩建。二十六年于此设参赞大臣,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统辖阿尔泰山南北、厄鲁特蒙古诸部和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诸部。科布多城内驻有赛音诺颜、扎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三部派出的卡伦兵、台兵,负责巡边。设有学校,招收官学生,由杜尔伯特、明阿特和札哈沁等旗选送。当地商民往来于蒙古各部和巴里坤等地。

    其东部哈尔乌苏湖,南部远处有海拔4362米的蒙赫海尔汗山。该城气候较温暖,水草丰美,附近农场产谷物、牛乳、羊毛、马铃薯。手工业发展的比较完善,还有木材加工厂。是蒙古通往新疆的要地。也是蒙古对苏俄贸易的中心。

    等皮萨列夫占领科布多城。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1922年3月!

    其实在帖木儿和苏俄人交战的时候,欧洲的法莱尔塔克也在进行着一场战争。不过和帖木儿这有所差异的是,法莱尔塔克不用抛头露面,只要用物资换金币就行了。

    那就是仓鼠行动!

    这个行动的前奏还要在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发生战争来说起。

    1897年与1919-1922年期间希腊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战争又称三十天战争。第二次战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土耳其政府接受协约国强加的丧权辱国条约。但土耳其人民拒不承认,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奋起斗争。

    两次战争都可以称之为希土战争,和仓鼠行动有关的就是第二次希土战争。

    1919~1922年期间,为了镇压人民反抗和防止意大利占领土耳其的士麦拿,协约国支持希腊对小亚细亚的领土要求,希腊于1919年5月15日占领士麦拿,导致第二次希土战争的开始。

    1921年6月25日希腊政府拒绝协约国的和平调解。1921年7月10日,厄斯基色希尔一屈塔希亚战役开始。希军攻陷屈塔希亚、厄斯基色希尔等3座重要城市。土军连连失利,前线一片混乱。

    危难之时,凯末尔毅然下令西线土军全部退至萨卡里亚河东岸布防。这一决定挽救了土耳其西线部队,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继续固守势必给部队带来更严重后果。可是,大规模的撤退也引起了安卡拉的极度不安,大国民议会内人心惶惶,政府机关已开始部分向东转移。

    局势极其严重,萨卡里亚河已成为安卡拉的最后一道屏障,土耳其正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8月5日,大国民议会通过一项特别法令,由凯末尔兼全军总司令。同时,凯末尔任命里费特·拜莱将军为国防部长,费夫齐·查克玛克为总参谋长,并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重整军队,做好补充兵员、调配军用物资、筹集粮秣等各项工作。8月15日,凯末尔亲赴前线,在波拉特勒车站设立了总司令部。与此同时,赢得厄斯基色希尔一屈塔希亚战役胜利的希军也在制定下一阶段的战役计划,国王康斯坦丁还赶至屈塔希亚亲任希军总司令。

    也就是这个时候,通过芬兰人,土耳其人开始找上了法莱尔塔克手下的军火公司,要求购买军械。不过因为希腊背后的协约国,法莱尔塔克选择了观望。

    1921年8月23日,希腊军队7.5万人,装备300门大炮,3000挺机枪及少量骑兵,在康斯坦丁的直接指挥下,向萨卡里亚河东的土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

    此时的土军虽然经过休整,战斗力有所增强,但仓促之间只集中了5.5万人,160门大炮和280挺机枪,不过骑兵数量却是希腊军队的数倍,拥有5000人以上,而且有萨卡里亚河东防御阵的依托。

    一方是退无可退,一方是胜利在望,双方士兵几乎怀着同样坚定的决心投入了这场厮杀。

    土耳其人是为民族存亡而拚死一战,希腊人是为实现几个世纪复兴的梦想而战。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而此时的希腊人正是想重振古希腊之风。

    战役在南北100百公里长的开阔地带展开。战役开始之初,土军很快就发现希腊人因为在人数上占有优势,因此南翼的兵力极为雄厚,意识到自身人数不足,如果和希腊人一样,那肯定是战线过长,造成兵力不足的不利局面,于是土军主动收缩左翼,部队撤至安卡拉南部只有50公里的阵地上防守,此时的安卡拉已经是土耳其的首都了,可以说此举非常冒险。

    在收缩的同时土军又从西部防线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已经变为南线的左翼。

    希军的战略意图虽被识破,但他们凭借数量上的优势,还是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一方是常胜之军,一方是久疲之师,双方毕竟有所差距,土军在希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很快就支撑不住,防线接连被突破,许多阵地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