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逍遥派的大师兄 > 第五十五章 国家大事

第五十五章 国家大事

作者:叶落舞九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n,最快更新逍遥派的大师兄 !

    “小家伙看来我是小看你了,本来我想过两年再和你见面培养你的。”待孔圣佑走后赵允让对着小皇帝说道。

    “呵呵,既然做上了皇帝这个位置孙儿自然要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成熟一些才行。”赵煦笑了笑脸上露出和他年纪不符的成熟。

    “不错,那你说说看你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和想法。”赵允让已经不再把赵煦当成一般的小屁孩,而是开始想要真正栽培他。

    “当今天下,我大宋积弱武力不强遭周边国家的窥视,可谓是左有狼右有虎当真是左右为难了。别的不说单说那燕云十六州早年间被辽国夺走造成了我们大宋失去了最后一道自然屏障对于辽国的防守也是日益艰难。”赵煦有板有眼地说道,赵允让脸上的笑意更盛。

    “还有西夏,西夏所图恐怕也是不小,更是建立了‘一品堂’这个半官方半江湖的机构,妄图收拢天下武林高手为其所用野心甚大。”看来赵煦对于江湖上的事情也不是不了解。

    “吐蕃虽然距离遥远但也不是没有动作,吐蕃国师鸠摩智不远万里来到中原到底是想干什么,就是想弄点武功秘籍回去吗?有这么简单?”赵煦一挑眉毛。

    “辽国那边的压力反倒减少了很多,不得不承认耶律洪基是个很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他这个弟弟耶律重元可就差的远了,而且他初登帝位国内局势不稳,再加上他在曾祖父您在背后推动辽国和女真的一战让他们实力大损。想必近期不可能有大动作,我们也可以得到一段发展的时间。”

    “至于南方的大理,向来安定一向臣服于我们大宋,但是仍然需要防备一二,大理远距西南和汴梁相距甚远,若是他们真的起事造反消息一时半刻根本传不回汴梁。等消息传回来我们做出反应之时恐怕对方已经拿下不止十城了。”

    赵煦也确实如史料上记载的那般是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如今才十来岁就对天下大势分析的如此头头是道,当然不排除他是听别人的可能性。可惜的一点就是他活的时间太短了,仅仅活了二十四岁在位十五年。

    “好了谈完了国外的局势,再来说说我们大宋吧。新旧两党之争,你是怎么看的?”赵允让对于赵煦的分析似乎比较满意继续问道。

    宋朝的新党和旧党之争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王安石提出了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疫法等法令实施改革,但是因为改革的速度太快,人口众多的大宋根本经不起如此这般迅雷不及掩耳的“革命”,所以新政的效果也就差强人意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王安石不计后果的改革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动乱,乃至造成了全国经济的大崩盘。

    当政策从中央传到地方之时便完全变了味道,本该是帮助农民贷款给资金不够的农民的青苗法,在下层官僚的操作之下变成了利息极高的“高利贷”,最终成为强迫农民借贷的勒索工具。本该是平稳物价,遏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均输法却变成了**的根源,最终演变为官商勾结资源垄断,使得很多中小工商业者频临破产。

    (ps:青苗法: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种子借给农民,秋天收的利息,这样政府不仅可以获得利润,农民也可以维持生活。均输法:在物价下跌时政府购入物资,进行储备,在物价上涨时抛出,以此平衡物价,既维护了百姓利益,又遏制了大商人垄断的行为,还增加了政府财赋税收,可谓“一箭三雕”。)

    就这样一时间整个国家陷入了政治和经济的极大混乱之中,朝廷中的文人群体也分裂为两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他们强调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另一派则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都是些社会经验不够又想干大事的低级官员组成。

    赵允让虽然对新党的政策也十分欣赏,但是在这么一个法律很不完善的宋朝,这样做肯定是有很大的弊端的。

    “恕孙儿直言,如今皇祖母重用司马光等旧党之人对我大宋发展前景实在不利。王安石的变法内容很多都是利国利民的,只是下面执行时出了问题。所以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一定会重用新党打压旧党的。”赵煦握紧拳头说道,赵允让看了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样只能更加激化两党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两党相争的问题,可能为以后埋下更大的隐患。

    “你知道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吗?”赵允让突然问道。

    “孙儿愿闻其详。”赵煦很谦虚毕竟赵允让可是实实在在经历过这次变法的人。

    “首先是人。王安石为求快速变法,用人不拘一格,你可不要以为我在夸他。他这个不拘一格就是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是否真实为了国家富强。只要是支持他新法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甚至说平步青云。但是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是出于一种投机的政治目的,他们并不是真的拥护变法,而是借着变法的名头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罢了。也就正是由于这些害群之马的存在导致在变法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变味,使得本来利国利民的良策变成了误国害民的昏招。所以煦儿你要记住,用人一定也要注重人品,这种党同伐异的事情是做不得的。但是你更要记住的是单单有人品也是不行的,这种人往往迂腐不堪有时候虽然是好意但是也可能办了坏事。所以你用人之时一定要多加考察,听其言而观其行,争取多找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当然了唯才是举也是对的,但如何能够用好这些人就是你需要考虑的了。”赵允让侃侃而谈。

    “孙儿省得。”赵煦也知道这都是赵允让的肺腑之言,所以他很认真地将这些话都听进了心里。

    “还有就是王安石在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方面失之偏狭树敌太多。当然这一点也和他的用人方法有关系,众臣们一致反对他变法也多是不齿他所任用的一些人。如果他能够开诚布公地将他的想法跟司马光这些人说明一下,告诉他们这些举措于国于民的益处,我想这些人也不会固守己见的,毕竟这些人并不是那些贪赃枉法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是很难圆满地完成一件事,就算你是皇帝也很困难,你必须虚心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和意见,这样才有利于你更快地进步。”赵允让继续教育着,他也希望赵煦可以尽快自己撑起一片天。

    “其实这些还并不是最重要的。”赵允让摇了摇头。

    “还不是最重要的?那最重要的是什么?”赵煦有点摸不着头脑。

    “法!”赵允让目光灼灼地说道。

    “法?”赵煦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不错,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度才造成了改革时期出现的大混乱。官员手上的权力得不到约束就会造成权力的滥用,尤其是地方官员,他们天高皇帝远更是无人约束。一些大臣简直就是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不是有御史台吗?”赵煦问道。

    “呵呵,你说这话的时候自己相信吗?御史台的大臣手中没有实权如何可以和其他手握实权的大臣对抗。”赵允让对此嗤之以鼻,这个收效甚微的机构在宋朝后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那曾祖父孙儿应该怎样做?”赵煦很是谦虚。

    “很简单,三方制衡。”赵允让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方制衡?”赵煦皱着眉头。

    “不错,要想真正让权力受到制约就一定要建立一个可以三方制衡的体系。所谓三方制衡就是每一方都对另外两方中的一方有着约束作用,这样可以很好地形成一个循环,每一方都会小心谨慎受到制约。而现在的由一方监察另一方的方法是极为不可取的,这样会有两个结果。第一,监察的一方变强,这样会造成权力的滥用。第二,被监察的一方很强,而监察一方很弱,就像现在。如此这般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那曾祖父是说我们需要另行设立一个机构来监督御史台,然后文武百官来监督这个机构。”赵煦一点就透。

    “不错,这样的话三方之间就会相互制衡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官官相护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对待这些官员不用手软一律严惩,只要犯了法一定要和百姓同罪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子女家人统统一视同仁。”赵允让目光坚定。

    “这……这恐怕会得罪不少人和派系吧,如此也有可能造成朝廷上的动荡的。”赵煦还是因为年纪的原因魄力不够,而且赵允让说的这些已经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毕竟他们平时是执法者、管理者本身就有着更多的优越感,人治现在毕竟大于法治。

    “得罪人?改革就需要得罪人!我们得罪的是什么人?什么人才会反对严惩犯了罪的官员?是那些贪污受贿官,是那些欺压百姓的官,是那些滥用职权的官。这些人还怕得罪他们吗?砍了他们的头都是应该的!”赵允让虽然已经不是愤青了,但是看到泱泱大宋就败坏在这些人手里还是忍不住腹中的这一团怒火。

    “你觉得不至于?”赵允让似乎看出了赵煦的心思。

    “那你看看这个,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气愤了。”赵允让扔给赵煦一个账本,自然还是韩平进的也就当时废物利用了吧。

    “这……竟然如此荒唐!”赵煦越看越心惊,看到中间便气急败坏地一把将账本摔在了地上。

    “这个韩平进在哪里?朕一定要砍了他的脑袋!”赵煦愤愤地说道。

    “不必了,他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看到了吧,这还只是一个二品文散官,若是那些真正手握大权的人做起这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还不知道有多么厉害。”

    “曾祖父咱们应该怎么办?有账本还则罢了,但是还有很多咱们不知道的呀!”赵煦担心道,他真的是被韩平级的斑斑劣迹震惊了。

    “放心,你以为我这么多年就没有什么动作吗?文武百官的资料我全都有,这一次我要在朝廷上来个大清洗,从此之后我大宋才算是真正走上了富强之路……”赵允让目光中闪烁着异彩。

    (家里又来了几个亲戚,那就提前发了吧。)</dd>